探討“地球是如何產生的”其方式在地下挖掘一個大環行隧道,在其中加速粒子,進行沖擊,檢出新粒子的研究。在這個隧道里,安設了龐大數量的加速器。在日本也設置了高能加速器研究機構,原子能研究開發機構、高亮度光科學研究中心。在上述這些研究機構中都裝設了粒子加速器,開展研究工作。
在現在計劃中,由高能加速器研究機構和原子能研究開發機構共同協作在茨城縣東海村正在進行建設的大強度質子加速器設施,將質子束進行沖擊對撞,用各種設施對中子,介子,中微子等開展研究。現在也把茨城縣的筑波市高能加速器研究設施的加速器所發生的中微子用在神岡宇宙素粒子研究設施中進行所謂的發射檢出的研究。
加速器是在磁場中將粒子進行感應的裝置。中心管子,套環(控制磁芯線圈的部件),外管都要求是非磁性材料。通常的粒子加速器是非磁性材料,使用鋁、高錳鋼、不銹鋼,其中任何一種材料都是沒有問題的。但因為超導加速器要將溫度下降到絕對溫度-273℃左右,所有必須使用特殊的不銹鋼。通常的不銹鋼SUS304,雖然在極低溫情況下,保持應有的強度,但它不是非磁性的。
為此,新日本制鐵公司將錳和鉻組合結合起來,開發了非磁性高強度奧氏體系列不銹鋼YUS130S不銹鋼材料。
加速器的宏偉計劃是從美國里根政府時代開始的,世界各國的電機制造廠,材料供應商都以此為目標,進行著各種和材料的開發。但是,在1993年克林頓政權開始時,這個宏偉計劃就停止了,在這個巨大的隧道內,好像是載蘑菇了。
隨后,歐洲原子能核研究機構,世界上最大的研究組織在日內瓦的地下100米深處,周圍長27公里的隧道內,安裝了加速器設備,更新超導加速器計劃開始,套環(控制磁芯線圈的部件)材料采用了新日本制鐵公司的非磁性高強度不銹鋼。這個工程中,單厚度為3.0mm的冷軋不銹鋼鋼板YUS130,就使用了十五萬噸。不銹鋼化的重點:超低溫狀態下的非磁性和高強度及耐腐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