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銹鋼管化學除油就是利用堿性化學物質溶液除去不銹鋼管表面上的油污,以達到清潔表面的作用。
一、化學除油原理
①. 皂化作用
動物和植物油脂由于其分子結構的原因可被堿所皂化,稱為可皂化油,生成可溶性的肥皂(化學結構為脂肪酸鈉)和甘油(化學結構為丙三醇)。
皂化的化學方程通式可表示為:(動植物油)脂肪酸甘油酯+氫氧化鈉 === 脂肪酸鈉+甘油(肥皂)。
②. 乳化作用
非皂化油,如礦物油能與乳化劑乳化形成乳濁液(其體系屬于水包油),使其從金屬表面上脫落。
乳化作用機理:乳化劑分子的一端含憎水基團而另一端含親水基團,見圖1-2,在除油過程中,乳化劑以其憎水基團吸附于油表面產生親和作用,而其親水基團與水分子相結合,在乳化劑分子定向排列的作用下,油-溶液界面的表面張力大為降低,在溶液的對流和攪拌等作用下,油污就能脫離表面,以微小油珠狀態分散在除油液中,這時乳化劑的分子包圍在小油珠表面,防止小油珠重新黏附在表面上,見圖1-3,變成乳濁液。乳濁液是液相油分散在液相水中,這種乳化作用便起到了除油的作用。
二、化學除油溶液中的堿性化學品
①. 氫氧化鈉(NaOH)
俗稱片堿或苛性鈉,有很強的皂化能力。對不拋光鋼表面也具有一定的氧化作用,吸附力很強,不易用水洗凈。
②. 碳酸鈉(Na2CO3)
屬堿式鹽,水解能釋放出少量的堿,故水溶液呈堿性,0.5%水溶液的pH為11.83.是表面活性劑的極好載體,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去污能力,俗名純堿,但水洗性不是很好。
③. 磷酸三鈉(Na3PO4·12H2O)
水溶液呈堿性,0.5%水溶液的pH為11.8。對污物有分散和潤濕作用,具有較好的表面活性作用,對皮膚刺激小,是手工擦拭時的首選清潔劑,且水洗性極好。
④. 硅酸鈉(Na2SiO3)
俗稱水玻璃和泡花堿。其濕潤、乳化、抗絮凝作用均佳,價格低廉。除油后要將硅酸鈉徹底洗凈,否則在酸洗時形成硅膠,影響后續加工。
⑤. 焦磷酸鈉(Na4P2O7·2H2O)
水溶液呈堿性,0.5%水溶液的pH為10.1,表面活性好,水洗性好,有螯合作用,防止金屬溶入后生成不溶性硬水皂膜。
三、表面活性劑
表面活性劑是強的乳化劑,能加速除油過程。常用的有下列幾種
①. 十二烷基硫酸鈉
有良好的濕潤作用,但有很強的起泡作用,因此,使用濃度不可過高,一般為0.5~1g/L,屬于陰離子型表面活性劑,水洗性良好。
②. OP-10乳化劑
具有良好的潤濕作用和乳化作用,除油效果很好,但水洗性不好,必須在除油后加強清洗。因此,使用濃度不宜過高,一般采取3~5g/L。
③. TX-10(聚氧乙烯辛烷基酚醚)
有良好的潤濕作用和乳化作用,能耐熱濃硫酸的氧化作用,可與濃硫酸配合作酸性除油用。使用前先用熱水稀釋成30%(體積比)使用,常用量為稀釋液3~5mL/L.屬非離子型表面活性劑。
④. 6501(十二烷基二乙醇酰胺)、6503(十二烷基二乙醇酰胺磷酸酯)和三乙醇胺油酸皂
都是較新型的乳化劑,對礦物油有極佳的除去效果,水洗性良好,不會被硬水中的鈣、鎂離子沉淀,其使用量可以大些。
四、不銹鋼化學除油溶液的配方和工作條件見表1-4,可根據不銹鋼表面油污的性質和嚴重程度適當選用.
五、影響除油效果的因素
①. 溫度
一般除油溫度控制在70~90℃,溫度對除油質量和速率有密切的關系。溫度愈高,油脂易軟化,流動性增大,皂化作用增強,溶液對流增強,乳化作用加強,因而除油速率愈快。
②. 油脂的性質
對沾有較多非皂化油的表面,采用表1-4中配方1~3的除油效果不如采用配方4~7含有乳化劑的除油效果好。
③. 熱水清洗
化學除油后,表面宜用60℃熱水清洗,將皂化生成的肥皂洗去,以及附著表面的多余乳化劑和硅酸鈉洗去,以免黏附于表面上,不利于后續處理。
④. 攪動溶液或翻動零件
經常更新不銹鋼管表面的乳化液層,可加速乳化后油滴分散到溶液中的速度,能顯著提高除油效果。
⑤. 超聲波強化除油
使用頻率在16kHz以上的高頻聲波,即超聲波向除油溶液發射時,反復產生減壓與增壓的作用,在減壓時溶液界面瞬時出現真空空穴,在增壓時溶液中出現沖擊波,使表面油污膜的完整性被破壞,并出現空洞現象,形成劇烈的攪拌作用。超聲波是直線傳播的,但反射減弱。超聲波通過超聲發生裝置中的振子發射到表面上的效果最佳。超聲波還可用于有機溶劑除油、電化學除油及酸洗,以提高效率。
⑥. 更新溶液
除油溶液在使用過程中由于油污的進入越來越臟,除了開始可補充1~2次原料外,根據除油速率變慢和除油質量變壞,應把除油溶液更新重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