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QF不銹鋼管三輥式連軋管工藝發展的歷史可綜述為以下五點:
1. INNSE公司和J.P.Calmes一起在1991年初對MPM軋管工藝進行了深入研究,推出三輥縱軋軋管機以全面改進傳統的MPM工藝;
2. 1993年INNSE公司Palma 在香港國際不銹鋼管會議上正式推出以PQF軋管工藝為核心的PQP工藝;
3. 1996年INNSE 公司向某不銹鋼管廠家提出16英寸PQF軋管機組的技術報價和預算報價,由此足以說明這種工藝的成熟性;
4. 從金屬變形的角度看,兩輥式MPM 和三輥式PQF兩者之間的區別是很明顯的,2000年5月,Palma 和Pehle在一篇文章中,將PQF軋機的主要特征歸納為以下八點:即:6機架、三輥式、每個軋輥設有一個液壓小艙以實現軋輥單獨調整、D/t值最大可達58、機架間距小、工具消耗低、成品管質量優于MPM軋管機及收得率高,這篇文章可視作PQF軋管工藝在21世紀發展的新起點;
5. TPCO與SMS-Meer于2001年9月簽訂6 5/8 英寸PQF連軋管機組的合同,世界上第一PQF連軋管機組于2003年8月投產。
該機組所生產的成品不銹鋼管外徑范圍31.8~168.3mm,年產量40萬噸。共采用兩種孔型系,即:
a. 185孔型 采用200mm圓坯,經穿孔、連軋、脫管后熱軋成175mm荒管,張減后熱軋成品管直徑為1.9~6英寸;
b. 142孔型 以后采用這一孔型以生產1/4~1英寸的成品管。
該機組采用了以下多種新技術:
1. 錐輥式穿孔機;
2. 三輥連軋管機;
3. 三輥脫管(液壓壓下、單獨傳動);
4. 芯棒循環,兼有限動、浮動芯棒之優點(“Semi-float-ing”extracting System);
5. 張減機為6個電動機分組傳動,最后一架為軋輥可調;
6. CARTA工藝控制系統;
7. LASUS壁厚測量系統;
8. QAS質量保證系統。
Theelen 在一篇文章中寫道:“該機組在2003年8月投產,試軋了φ168.3mmx18.3mm~φ48mmx4mm的5種規格的鋼管22000根,19000噸。半年后即到2004年6月累計生產3700噸鋼管。在投產期間就顯示出這種工藝軋制過程穩定,成品壁厚公差良好的優點。”到2004年10月又軋出了D/S=50的優質管。
PQF軋機由許多圓牌坊組成,每3個軋輥裝在一個圓牌坊架里組成一個機架(參見圖22-2).圓牌坊架在背面是敞開的,當圓牌坊裝入隧道式機座內時(參見圖22-3),圓牌坊的平面承受軋制負荷,并把它傳遞給機座。每一個軋輥箱通過擺臂和銷釘裝在圓牌坊里,而前一個圓牌坊的軋輥箱在后一個圓牌坊的圓平面上滑動。
機座固定在基礎上,3個軋輥通過連桿和傳動裝置相連接,而每一個軋輥由液壓壓下機構進行控制。傳動裝置布置(如圖22-4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