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銹鋼管張力減徑加工中容易出現的缺陷有以下幾種:
1. 結疤: 其原因是出再加熱爐時,氧化鐵皮粘結的硬雜質殘留在管面上,在張減機中壓入表層而引起(加強除鱗效果);
2. 麻面: 主要由軋輥孔型磨損引起,輕者通過修磨孔型來解決,嚴重要換輥;
3. 軋折: 主要是單機壓下率過大,輥縫設置不正確,還可由孔型的正負寬展、速度制度不匹配引起;
4. 直徑超差: 由孔型設計不當、孔型磨損或軋機調整不正確所引起,這時一般精軋機架要更換,如果是可調機架,則可以進行微調,注意在微調中會引起一定的橢圓度的增加,所以要根據成品的公差范圍和一定的橢圓偏差值來合理選定調整,如果不行,則應更換機架;
5. 壁厚偏差: 主要由來料寸波動和各機架張力系數設置不當引起,主要措施是嚴格控制來料尺寸波動,并根據壁厚超差設置相應的速度制度;
6. 外徑偏差控制;
7. 壁厚偏差控制。
下面重點介紹常見的質量缺陷--內六方缺陷。
1. 定義
當在張減機中軋制總減徑量較大的不銹鋼厚壁管時,內部形狀可能會出現六角形,通常這種軋制缺陷我們稱作內六方缺陷,這種軋制缺陷是由軋制中實際情況決定的。
2. 機理
在實際軋制中,沿管圓周截面壓下量不同,造成張力不同,從而形成不均勻壁厚造成內六方缺陷。通常孔型底部壓下量大,大部分接觸區處在前滑區,形成的張力較大,管壁容易拉薄。在前后機架成60°布置的孔型中,有六個點被反復地加工,增厚減薄,最后總體趨勢仍然是減薄,而在孔型底部頂點左右30°處,相對孔型底部金屬來說形成一段內六角增厚段,這就形成了內六方缺陷。
3. 方案
通常這種缺陷是可以通過合適的孔型來消除的,其實質就是建立在沿管周方向建立合適的張力條件,通過改善軋輥接觸軋件的長度來改善張力條件,保證管周有均勻張力。如Φ84mm的管,若采用1.07橢圓系數,接觸長度為25mm,若采用1.02的孔型,將會達到33.5mm,減小接觸長度就能顯著減小孔型底部張力,有效防止壁厚拉薄。不過這種改變不是幾個機架就能做到的,有時甚至需要10多個機架來實現。
質量參數: 內六方系數PN與尺寸Sa和Sb值有關
其中,Smax為取6個或12最大測量值的平均值;Smin 為取6個或12最小測量值的平均值。
一、實際操作中質量控制操作
換規格時,仔細檢查每一機架,仔細核對,確保無誤。
取樣分析內容包括:
1. 外徑:將鋼管停在張減輸出輥道,氧化焰切頭,冷卻切頭,在截面上取互相垂直的位置來檢查尺寸;
2. 壁厚:用手提超聲波測厚儀檢查時,取互成45°角的8個點測值并取平均值;
3. 長度:在張減出口輥道上設置參考點檢查鋼管長度、入爐前管坯重量、成品管直徑、成品管壁厚;
4. 外表面:
凹痕-再加熱爐時過氧化所致;
步進梁印痕-步進梁上氧化物沒被清除干凈所致;
折痕-薄壁管軋制時連軋材料缺陷所致;
孔洞-帶有橫向趨勢的裂孔;
結疤-連軋孔型磨損所致;
5. 內表面:
內折-穿孔造成鱗狀物和材料破損;
內直道-芯棒劃痕所致;
內結疤-除氧化劑未完全反應形成的殘余物在鋼管內表面造成的壓痕,形成的凹坑。
二、軋制之前的現場檢查
在軋制之前,對工具和設定參數進行檢查,以保障良好的設備狀態和產品質量。在完成所有工具裝配和完成全部設定以后,操作人員將在現場執行如下檢查:
1. 再加熱爐與張減機之間的輥道高度;
2. 張減機中傳輸機架的軋輥直徑以及導向管內徑(根據軋制表的要求);
3. 張減機后的輥道高度;
4. 軋制機架的軋輥冷卻;
5. 軋制之前要檢查孔型的長短軸尺寸。
當所有的設定被檢查時,張減機應再次啟動并且打開機架冷卻水,操作人員的任務是目測每個機架系統是否正常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