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滾滾浪潮,金洲-一顆金色的明珠,不斷追求著用管道聯通世界,以實業報效國家的遠大理想。她歷經39年的風雨洗禮,譜寫了從無到有、跨越成長、自精而強的壯麗詩篇。



一、創業與奮進


  20世紀80年代,風雷激蕩和創造奇跡的年代,經濟體制改革的春風吹遍大江南北,升山鍍鋅廠(金洲管道前身)猶如千萬個當時破土而出的企業,在1981年5月由升山人民公社、湖州農機鍛壓廠、中國農業銀行湖州支行信托公司各出資15萬元共同出資組建,選址在318國道旁,南靠申湖水運航線,交通運輸十分便利。經過近一年的籌建,于1982年3月正式投產,主要經營鍍鋅鋼管。


  創建初期,生產設備十分簡陋,基本上為手工操作,主要原材料為鋼管、鋅錠和硫酸,鋼管購進后先要用榔頭敲擊處理管內外表的嚴重鐵銹,然后再放到酸洗池中酸洗以節省酸液和提高效率;抹鋅則用鐵鉗夾住滾燙的鋼管進行人工抹鋅,勞動條件十分艱苦。由于鋼管內壁無法人工抹鋅,鋅耗較大且產品質量難以保證。


  由于受三方投資影響,內部遇事扯皮,工廠領導基本上沒有自主權,一切都要看各自上級主管部門的意見行事,加之經營管理不善、技術不過關,投產四個月后便出現難以為繼、被迫停產,至1982年底決算虧損近10萬元。投資三方矛盾重重,由于資金大部分籌建了廠房和購買設備,無法抽回資金,經湖州市政府協調后最后交由升山鄉人民公社經營,重新組織生產。


  由于當時缺乏技術和經驗,加上采購來的鋼管質量不高,生產的鍍鋅鋼管始終存在漏鍍和鍍層不均勻等缺陷,鋼管表面經常出現黃豆大的斑點,時間一長就容易生銹,不能提高產品合格率就會產生虧損。為了解決技術難題,公司專程邀請了上海勞動鋼管廠的技師進行指導,鋼管的鍍鋅質量問題終于得到了很好的解決,為工廠恢復正常生產掃除了攔路虎。同時又開展了從電鍍鋅到熱浸鍍鋅的技術改造,穩步提高產品質量。1983年9月,工廠發出通知,讓回鄉務農的職工來廠里上班,工廠正式恢復了生產。通過機制改革和規范管理,工廠很快走上了正常軌道,至1983年底的短短幾個月,工廠一舉扭虧為盈。


  1985年,公司領導班子認準時機、赴滬聯營,與上海自行車輻條廠開展技術協作生產“K”字牌自行車鍍鋅輻條,試產不到2個月產品質量就達到“K”字牌標準優質品要求。投產僅4個月就收回約50%的投資。次年5月26日,建立了上海自行車輻條廠第二分廠。后來又籌措資金擴建了兩條14G“K”字牌自行車鍍鉻輻條生產流水線。1987年5月,經上海市輕工業局等有關單位技術鑒定,獲得輕工業部優質產品稱號,產品達到出口標準。同年12月實現了批量出口,短短兩年多的時間里,企業經濟效益持續遞增。


  1989年鍍鋅管市場發生巨變,國營大鋼廠的鍍鋅管產品紛紛搶占市場,工廠經濟效益滑坡、被迫停產,企業經營面臨嚴重的困難,此時多虧工廠另一主導產品的自行車輻條暢銷,否則后果不堪設想。由于不能自主生產焊管,限制了企業的生存發展,于是公司舉債建設高頻焊管生產線。1991年9月,第一條直縫高頻電阻焊鋼管生產線正式竣工投產,最大生產能力為6000噸/年,邁出了由加工型企業向制造型企業轉變的第一步,同時企業更名為湖州市金屬制品總廠。


  由于產品質量穩定、市場銷售舉措得力,產品銷售量遠超過企業的生產量。1992年,公司又順勢擴建第二期《年產1.4萬噸直縫高頻電阻焊鋼管項目》,至年底第二條高頻焊管生產線竣工投產。同年,湖州金屬制品總廠與香港富春有限公司合資組建的浙江萬富達金屬制品有限公司于1992年9月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準、10月24日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核準成立,企業由生存期進入快速發展期。至1992年底,企業的固定資產從建廠時的33萬元發展到2000多萬元,自有流動資金達800萬元,職工800余人,年產高頻焊管和熱鍍鋅管各4萬噸,“K”字牌自行車輻條4億支,產值從1983年的51.7萬元發展到9000萬元,稅利達720萬元,被列入全國最大500家鄉鎮企業。



二、改革與跨越


  在我國企業改革的歷程中,1993年是一個標志性的重要里程碑。是年正式提出建立現代產權制度問題,從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發展到建立現代產權制度。1993年8月10日,湖州市計委、市體改委批準在以湖州市金屬制品總廠為核心企業的基礎上組建浙江湖州金輝企業集團公司,同時實施企業股份制改造試點,要求企業經營者和職工股占總股本的70%以上,其中主要經營者要占到35%。


  金洲管道改制前后,中國正陷入價格闖關失利、貨幣化程度過高、通貨膨脹、生產停滯的嚴重經濟危機之中,宏觀調控導致的銀根趨緊、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嚴峻形勢,使不少有色金屬制品為主導產品的企業陷入開工不足、效益急劇滑坡的困境。企業危機根源在銷售,經公司對經營管理體制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使得企業從管理到營銷都更具有生命力,特別對緊密層的7家生產經營企業實行了獨立核算、分灶吃飯、盈虧自負的生產經營責任制,讓各分廠具有二級法人資格,將生產、銷售、人員、分配等多項權力下放給分廠,同時,集團公司制定了較為完善的考核制度。實行分廠擴權后的效果很快顯現,如原先一直局限于生產大路貨品種的鋼管廠,通過調整鋼管壁厚分類而大幅增加了焊管、鍍鋅管的規格品種,僅DN15鍍鋅管一個大類規格就開發了7個品種,雖然增加了生產難度,卻因滿足了客戶的需求而擴大了市場占有率。分廠擴權后集團的銷售收入、利稅、全員勞動生產率和人均創利稅等指標均比上一年有了較大的增長,1995年被國家統計局工業交通統計司評定為1994年度中國金屬制品業最大企業第46位和浙江省最大工業企業第95位。同年,“金洲”商標正式注冊使用,全面開啟品牌化之路。


  1998年,公司成功開發了鋼塑復合管、大口徑雙面涂覆鋼管和聚烯烴塑料管,形成了新一代“綠色管道”系列產品,被評為“浙江省優秀科技產品”,并首次通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同時接收兼并了破產的湖州鋼鐵廠,專門組建了圓通公司(浙江金洲管道工業有限公司前身),穩妥安置了原湖鋼的職工,為湖州當地的經濟改革和社會穩定做出了應有的貢獻。至1999年,公司形成了年產各類管道30萬噸發展規模,位居全國前茅。


  2002年,開始投資興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ERW630直縫焊管生產線,2005年正式投產,部分管道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如海底油氣管線用X65M、X70M鋼級直縫高頻電阻焊鋼管等,結束了我國海底管線用ERW鋼管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次年引進了戰略合作伙伴“中海油”,合資組建中海石油金洲管道有限公司,成為國際和國內管道重點工程的優秀供應商,推動企業進入了國際高端石油天然氣管道市場。


  2009年,投資建設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年產20萬噸高等級石油天然氣輸送管道等項目,并成功研發出鋼級為X80級的規格口徑為1219mmx18.4mm的螺旋縫埋弧焊鋼管。同時聯合國家級核心科研機構-中國石油集團石油管工程技術研究院,創建了“金洲管道技術聯合研究中心”,為管道產業振興升級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撐。2010年7月,金洲管道在深圳證券交易所A股市場掛牌上市(證券代碼002443),成功登陸資本市場,掀開了“金洲管道”發展的新篇章。2011年,與全國最大的民營鋼鐵企業進行戰略合作,公司以增資控股方式組建了張家港沙鋼金洲管道有限公司,建設一條年產20萬噸石油天然氣輸送用JCOE鋼管生產線,填補了公司直縫埋弧焊鋼管產品的空白,并于2012年投標承擔了全國第一條輸煤漿管線-神渭管線工程的供管。2013年,公司投資6億元引進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德國西馬克梅爾公司的二步法預精焊螺旋縫埋弧焊鋼管生產線,產品鋼級可達X100,最大壁厚25.4mm。2014年,公司投資建設了《年產10萬噸新型鋼塑復合管項目》,打造了國內自動化水平最高的鋼塑管生產基地,引領建筑給排水、城鎮燃氣領域鋼塑復合管行業的發展。


  截至目前,公司年產石油天然氣等各類管道超過150萬噸,擁有八大系列數百個規格品種和新一代健康環保型“綠色管道”系列產品,主導產品有中大口徑直縫高頻電阻焊鋼管、螺旋縫雙面埋弧焊鋼管、石油天然氣防腐管、鋼塑復合管、大口徑雙面涂覆鋼管、聚烯烴塑料管及熱浸鍍鋅管。


  熱浸鍍鋅鋼管是公司的傳統拳頭產品,年產能達60萬噸,涵蓋公稱通徑DN15mm至DN250mm,其中燃氣專用熱浸鍍鋅鋼管實現在線去毛刺和渦流探傷、鋅層平均厚度不低于500g/㎡、100%水壓檢測等先進工藝和檢測手段,并在此基礎上自主研發了具備更強防腐性能的預涂環氧防腐底漆鋼管(簡稱涂漆管),成為香港煤氣、港華燃氣、新奧燃氣、華潤燃氣、中國燃氣等國內各大燃氣公司的一級管道供應商,爭創國內燃氣專用鍍鋅鋼管第一品牌。


  鋼塑復合管為新一代綠色管道系列產品,年產能15萬噸,涵蓋公稱通徑DN15mm至DN300mm,主要分為涂塑鋼管、襯塑鋼管和雙面涂覆管三大類,采用全套自動化生產線,產品產銷量穩居行業前列,為威立雅水務、中國水務、北控水務等大型水務集團的重點供應商。公司為《鋼塑復合管》(GB/T28897-2012)國家標準的主持起草單位,同時專業生產鋼塑管配套管件、提供技術指導服務,著力打造系統供應商。


  螺旋縫埋弧焊鋼管是公司進軍高端能源管道市場的重點產品,年產能60萬噸,涵蓋直徑219mm至2620mm,最高壁厚達25.4mm,其中預精焊螺旋縫埋弧焊鋼管生產線引進德國西馬克梅爾的先進工藝和裝備,工藝技術處國際領先水平。公司重點參與中哈天然氣長輸管線、中哈原油管道工程、中緬天然氣和原油管道工程等,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等能源巨頭的一級供應商。


  直縫高頻電阻焊鋼管采用國內外先進制造技術和裝備,年產能45萬噸,涵蓋直徑89mm至610mm,其中中大口徑(219~610mm)高頻直縫電阻焊鋼管生產線與中海油合資,主要設備從美國進口,產品主要應用于輸送管、流體管以及油井套管,結束了我國海底管線用ERW鋼管長期依賴進口的局面,部分規格鋼級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中小口徑(60~219mm)直縫電阻焊鋼管產品重點參與了國家電網皖電東送、浙北至福州、淮南到上海等多個特高壓輸配工程建設。


  直縫雙面埋弧焊鋼管生產線由公司與全國最大的民營鋼鐵企業沙鋼集團合資,年產能20萬噸,涵蓋直徑406~1626mm,該生產線配備了多套先進的無損檢測和試驗裝備,產品主要用于陸上和海上石油、天然氣、化工、煤漿、礦漿、水等介質的輸送用管,參與了我國第一條輸煤管線-神渭管道輸煤項目建設。


  FBE/2PE/3PE防腐工藝采用德國瓦格納爾靜電噴涂和南塑擠出纏繞等高品質生產線,能生產口徑2220mm以下單層PE、二層PE、三層PE石油、天然氣防腐管以及大口徑內層、外層和內外層FBE市政給水排水管道,產品被廣泛應用于石油、天然氣長輸管及城市燃氣、熱力和原水、污水管網等領域。


  公司各類管道產品廣泛應用于石油天然氣長輸管線、城市管網、化工、給排水、建筑、通訊、電力和結構用管等領域,暢銷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出口30多個國家和地區,已形成科技含量高、品種規格齊、綜合性能好、應用范圍廣的經營格局,參與了中哈、中亞、中緬等國際長輸油氣管線、北京奧運場館、上海世博會中國館、神渭輸煤管線和國家電網特高壓電力鐵塔等中外重點工程,是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國家電網及國內各大燃氣、自來水公司的管道優秀供應商。金洲管道成為國內唯一覆蓋油氣輸送全流程,擁有從上游油氣集輸、開采,中游主干支線輸送、城市管網輸送,到下游入戶管網的油氣輸送一體化龍頭企業。



三、光榮與夢想


  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中央、省市各級領導對金洲管道的發展予以了殷切的關懷和指導。2002年12月,剛擔任浙江省委書記、代省長的習近平同志來金洲管道考察,冒雨走訪了鋼塑管車間、大口徑涂覆管車間、鍍鋅車間等生產現場。此外,張德江、馬凱、王忠禹、夏寶龍、呂祖善、袁家軍等各級主要領導均現場考察過金洲管道,對企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指示和鼓勵。


  30多年來,金洲管道受到各級政府、主管部門的表彰和嘉獎。早在1995年,被國家統計局先后評為中國500家最大鄉鎮企業、中國100家最大金屬制品企業;2003年被國家科技部認定為“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2004年,“金洲”商標被國家工商總局行政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成為我國管道行業第一家獲得該項殊榮的企業;2008年被國家五部委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2009年入圍由浙江省政府評定的146家行業龍頭骨干企業;2010年榮獲湖州市首屆政府質量獎;2013年被科技部、國資委、中華全國總工會評定為第五批創新型試點企業;2018年被國家工信部評定為“國家級綠色工廠”。此外還榮獲全國青年文明號、浙江省綠色企業、浙江省標準創新型企業、浙江省節能先進單位等。


  公司擁有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院士專家工作站、CNAS認可檢測實驗室、省級企業研究院等一系列科研平臺,已通過質量管理體系、環境管理體系、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能源管理體系、中國特種設備(壓力管道元件)制造許可、中國環境標志產品、浙江制造產品、美國API SPEC 5L、APISPEC 5CT,歐盟CPD89/106/EEC、PED97/23/CE、TUV、DNV、UL等認證,多個主導產品被認定為冶金產品實物質量“金杯優質產品”和“特優質量產品”,擁有第三方權威機構鑒定驗收科技成果58項,累計獲28項省部級(市)科技獎,授權專利和軟件著作權116件,其中發明專利47多項,主持或參與了41余項國家標準、行業標準的制修訂,發表科技論文96篇。


  金洲管道緊緊抓住能源發展格局變化推動管道產業大發展機遇,依托多年來在管道制造業領域積累的技術、管理、裝備、品牌等優勢,堅持產能提升與轉型升級相結合、技術改造與自主創新相結合、做精做強與可持續發展相結合、新建改建與收購兼并相結合和市場導向與國家產業政策相結合的企業發展指導思想,以科學發展觀和區域發展戰略為導向,結合管道制造行業特點和發展趨勢,立足長三角打破傳統模式,構建聚焦發展模式創新,通過新增項目調整產品結構、科技創新提升存量產能、利用上市公司平臺加快兼并重組等方法和途徑,進一步鞏固提升管道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和產業規模,打造國家管道先進制造業基地,實現“由精到大、自精而強”的強盛之路。







聯系方式.jpg